國學大師錢穆:儒家對今日中國仍當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
我平生自幼至老,只是就性之所近為學。自問我一生內(nèi)心只是尊崇孔子,但亦只從《論語》所言學做人之道,而不是從孔子《春秋》立志要成為一史學家。
古代中國學術界亦尚未有專門“史學”一名稱。西漢太史公司馬遷寫《史記》時,亦只見其尊孔之意。我之愛讀《史記》,主要亦在此。非專為有志如近人所謂成為一史學專家,亦非專為有志如近人所謂之治文學。只是生性所好,求為一“學而時習之”之平常人而已。
我生平做學問,可說最不敢愛時髦或出風頭,不敢仰慕追隨時代潮流,只是己性所近,從其所好而已。我到今也常勸我的學生,千萬不要做一時髦人物。世局有變,時代亦在變,三年五年,十年八年,天地變,時髦的亦就不時髦了。所以不學時髦的人,可不求一時群眾所謂的成功,但在他一己亦無所謂失敗。
我一生最信守《論語》第一章孔子的三句話:“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。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。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!”這是教我們一個人的做人之道,亦即是教我們做學問的最大綱領。
我自七歲起,無一日不讀書。我今年九十三歲了,十年前眼睛看不見了,但仍每日求有所聞。我腦子里心向往之的,可說只在孔子一人,我也只是在想從《論語》學孔子為人千萬中之一二而已。別人反對我,冷落我,我也不在意。我只不情愿做一孔子《論語》中所謂的小人,“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!”
中國傳統(tǒng)上做學問要講“通”,我不是專研究想要學近代人所謂的一文學專家或史學專家。亦可說,我只求學在大群中做一“人”,如中國傳統(tǒng)之儒學子學,至于其他如文學史學亦都得相通。
如我的《先秦諸子系年》是講的子學,非專為史學,但與史學相通。我寫此書是因我在中學教書,學校規(guī)定每位國文教師除教國文課外,另需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、《國學概論》三門課。
那年我教《孟子》,《孟子》第一篇講到孟子見梁惠王,這事發(fā)生在梁惠王的哪一年?自古以來成一大問題。我為考訂此事,于是啟發(fā)了我寫《先秦諸子系年》這部書的最先動機。
后來如我寫《國史大綱》,乃是一本上堂講過七年的教科書。那時我做學問的主要興趣,只注意在中國史方面。以后我的注意又逐漸轉(zhuǎn)移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問題上去,我的主要興趣轉(zhuǎn)到文化比較上,但亦都為解答我自己一人心中的問題。
就我一生讀書為學的心得,我認為根據(jù)中國歷史傳統(tǒng)實際發(fā)展的過程看,自古以來學術思想是居于人生一切主導地位的。上之政治領導,下之社會教養(yǎng),全賴學術思想為主導。
我更認為不僅中國過去如此,將來的中國,亦必然應該要依照傳統(tǒng)重振學術才有正當?shù)倪M程。一個國家,一個民族,各有他自己的一套傳統(tǒng)文化??粗貙W術思想之領導,是我們傳統(tǒng)文化精神之精華所在,這是不能揚棄的。
看重我們自己的傳統(tǒng)文化精神,必需看重儒家思想為之作主要的中心。換句話說,看重中國歷史綿延,即無有不看重儒家思想。儒家思想內(nèi)在一面有其永不可變的外貌,如修、齊、治、平皆然。另一面亦有其隨外面時代需要而變的內(nèi)在思想,如孔孟程朱皆是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,孔孟同屬儒家,但孟子思想與孔子亦有所不同。這因時代變,思想亦必然隨而變。但在追隨時代的不斷變化中,有一不可變的傳統(tǒng)精神,是我們最該注意的。
今天的世界,交通方便,全世界如一國。我認為儒家對今天以后的中國,仍當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。其對世界文化亦自有其應有之影響。至少可以說,對時下世界亦同時有其間接的貢獻。
簡單的說,我一生讀書只是隨性所好,以及漸漸演進到為解答在當時外面一般時代的疑問,從沒有刻意要研究某一類近代人所謂的專門學問如史學、文學等。這是我一生學習的大綱,亦是我私人一己的意見。
——節(jié)選自錢穆先生《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》
錢穆簡介:
錢穆(1895年7月30日—1990年8月30日),字賓四,筆名公沙、梁隱、與忘、孤云,晚號素書老人、七房橋人,齋號素書堂、素書樓。江蘇無錫人,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镠之后。
中國現(xiàn)代著名歷史學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中央研究院院士,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。中國學術界尊之為“一代宗師”,更有學者謂其為中國最后一位士大夫、國學宗師,與呂思勉、陳垣、陳寅恪并稱為“史學四大家”。
傳成老樹白茶儒家五德
品名:傳成老樹白茶儒家五德
配料:花香白牡丹|凈含量:300g
年份:2017|產(chǎn)地:福建寧德
質(zhì)量等級:一級|全球限量發(fā)行:75000餅
全國統(tǒng)一售價:219元
儒家五德為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。五德是儒家思想中“為人處事”的品德標準,是儒者內(nèi)涵修養(yǎng)的外在體現(xiàn)。溫和、善良、恭敬、節(jié)儉、忍讓是五種美德,提倡以和為貴,來解決人與人,人與社會之間和諧共處的問題。